过东西,每天就中午最热的时候卖一卖。

还有一门店在百善街西头,这是黎周周盘下的,本来是卖北面的东西,如今卖霖哥儿柳桃出的衣裳、头绳首饰杂七杂八的,在挂了门头匾额,叫小雨杂货铺。

黎周周私里是这铺子给霖哥儿做嫁妆的,但道霖哥儿不要,便先没提,只是让霖哥儿全权打理经营,名字是霖哥儿自己起的——听到老板让他起名字是诧异完高兴许久。

回去想了三天,定了这名字。

王坚当时听见笑了一通,霖哥儿认真说,我名字带雨字,还是在上头,王坚就问那为什么不叫小霖杂货铺?

叫小雨简单好记,大家来买东西也亲切。

铺子里什么都卖,北面的东西半墙柜架,多的还是霖哥儿自己做的,后来有了柳桃做帮手,那就更多了,如今还上了冷饮。

离卤煮铺子远的昭州百姓,那到中午就去小雨杂货铺买,价钱一样,用的东西也是一样的,听说是一『奶』牛挤出来的牛『乳』。

后来陆续上了新的,加一些花生碎、瓜子仁,还有各『色』的果子切成了丁,一些冰碎放进去,六文钱百姓买回去,还能给里头再放便宜的果子,这样六文钱就能得一盆,全家都能沾凉气,解解馋。

小雨杂货铺里头用工一是女郎,一是哥儿,都是十六七的年龄,家住附近,中午还能回家吃饭,一天是五文钱的工钱,为活不多简单,店里两位老板人也好,从不苛责人,还能学手艺——做裙子绣花。

平日里还有果子吃,过年过节,老板还给发钱。

这活多得是人惦记着想干。

“小伙计,一碗冰,我没带碗,这儿有没?”

有人来买冰。

小哥儿道有,开始做,刨冰淋牛『乳』撒了果子坚果碎,将碗递过去,那人给了铜钱放桌上,问:“有没有凉水?”

“有的。”小哥儿道这是要倒进去拌开了,这样就多了,他家店里烧了凉白开,还有自己喝的绿豆汤,就问:“是要凉白开,还是绿豆汤?”

“凉白开——”这人又忙问:“绿豆汤要钱吗?”

小哥儿笑说:“不要,我小老板人好,自己烧了自己喝就有,没了就没了,正好撞上。”

“那就绿豆汤。”

小哥儿就给打了一碗放凉的绿豆汤,还又给拿了碗,让他能倒开。这买冰的到不好意思了,接了碗说:“我一会给还过来。”

“好,不急。”

这人听口音不像是昭州的,还是从北面来的,小哥儿见买冰的端了碗去不远处靠墙地方找同伴,那里停着两辆推车,同伴在看货。

大热天的,这会碰见了冰水是稀罕的小翼翼喝了一口。

“舒坦,这昭州怎么夏日都有冰?要不是听人说,是想都不敢想,这咋放?咱和昭州也不远,冬日也不见怎么结冰的。”

另一人自然也不道。

“我瞧着,这昭州比咱府县还要好。”

“要不是路修好了,到了昭州才道真变了样。”

俩人外地的,说口音相近却又不同。百善街上多是铺子,他俩停的地方没在人家铺子门帘前,没挡道,说不小,天气热中午没什么生意,铺子掌柜溜达就搭上了。

问两人哪里来的?卖什么?

这两人原先还戒备。

掌柜的就笑,“就是背了金山银山,在昭州地盘上,也没人敢偷『摸』抢骗,再说了,对面刚买冰的那家,黎老板的铺子,哪里敢在黎家门前做这些事,放吧。”

“黎老板?昭州商黎老板。”

“不是嘛。”掌柜提起来自豪,“咱昭州能有几姓黎的?”

这下俩外来的才卸了几分戒,两人是忻州底下一府县的百姓,车上的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