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,纣王他弟,拉着道祖搞事业 第33章 来到封神的第33天(2/3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的。”

于是二人便绝食,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。

子升回忆完毕后,立马对二人肃然起敬。

他让人端了椅子让二人坐下,又亲自与两人聊起了治国理念。

伯夷叔齐本来就是孤竹国的王子,也有些治国经验,听闻子升与他们讲述,二人看向子升的眼神渐渐不同,到最后他们已对子升五体投地。

其中伯夷道:“早就听闻殿下年纪虽小但治国有方,今日一见,殿下果真不凡。若殿下能用得上我俩,无论何事请尽管吩咐。”

叔齐同样,恨不得子升现在就给他找些事做。

子升何尝不想把手中的事推给别人?他简直都快忙成陀螺了!

但他毕竟与两人不熟,也不好将大事托于二人。不过朝歌的民事正好最占用子升时间,且事情琐碎,子升便试着将此事交于二人。

二人闻言,立马抱拳对子升保证必将此事办得稳妥。

二人走后,子升瘫在椅子上浑身舒畅地吐了口气。

终于少了一大摊子事了,舒服。

夜晚,子升再次去偷水。

他已经连续偷了七八天,每次偷上十几桶,今天是最后一次偷水。

水波在河中荡漾,子升将手伸进银河。河水虽冰,却让人感觉到很凉爽。

晚上他来回往返了几趟,等到最后一次打水时,忽然有一张玉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子升一僵,他没有动,耳边传来动听的女声,余光处有纱衣摆动。

“小娃娃乖,再偷这一回就别偷了。不是姐姐不想让你偷,你提了太多的水回去,银河的水位都降了。

你要是天天来,来个一年,银河也要干了。姐姐也不需要鹊桥了,直接光着脚就过去了。”

子升:……

他瞬间就知道了身后人的身份,他脸一红,转过身。

织女的一身纱衣极美,看起来像是白色,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其它颜色。

她眉似新月,肌肤胜雪,身上萦绕着温婉的气息。

子升连忙对织女道歉,他仰起头却见织女总是在看向河的对岸。

他好奇问道:“姐姐可是在看您的丈夫?”

织女摇了摇头,声音柔和,“不,我是在看我的孩子。”

子升顺着织女的目光看去,眼神中透着明悟。

——

子升已经将水囤够了,现在该着手准备种庄稼的事了。

第二个工期恰好进行完,他让人在朝歌中心建了一座高台。

高台的视野很好,可以看尽整个朝歌。

顶上子升让人做了一个防护罩,届时他会寻找最亮的法宝放在高台最高处,等到夜间所有人都可以看到。

高台一共有五层,第一层是孩童们常用来玩乐的场所。第二层人们可以在这里喝茶休息。第三层是一个看晚霞的很好视野。第四层一般人就不让进去了,用来接待贵客。第五层基本上处于密封状态,子升一般用来眺望远处。

高台顶处的明灯可以在夜间帮人们指引方向。

这座高台有一定的实用性,但更多的作用在精神层面。

时代太过压抑,子升想给人们一些希望,让希望如高台顶处的明灯一般。

高台建好之初,子升便联想到了封神演义里的鹿台。但他想带领殷商走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,他为高台想了许多名字,最终还是将决定权交到百姓手上。

百姓见到有新告示贴上,纷纷凑了过来,在得知要为他们所建的高台取名字后,皆是激动不已。

有人取名为天台,有人取名为朝歌台,甚至还有人取名为子升台。

子升:……

后来子升透露以后高台的最高处会有一盏非常亮的明灯,一些没有念过书的人为了顺口叫灯台。

这世上还是没有念过书的人多,哪怕中间涌现过很多好听的名字,但叫灯台的人越来越多,最终子升在牌匾上写下“灯台”二字并让人挂了上去。

自此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